Category: Publication

「紅旗法案啟示」—— 會長陳家豪先生在《信報》發表的文章

本會陳會長以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身份在信報專欄「科網人語」對香港創科發展的評論文章 香港回歸二十年,社會也由傳統的資本型經濟主導先轉變成知識主導,接著也會進入依賴人工智能主導的數字型經濟。社會進步的步伐越來越急速,奈何我們政府因為種種原因仍然是一個分工細緻為舊經濟而設計的官僚體系。每當社會有不適合政府的生產線能接受的新事物、每當社會有影響到持份者利益的東西,系統也先將事物按舊機制由單一機關以其職能範圍作考量而不是以整體社會利益出發。資源錯配、向既得利益者傾斜、發展滯後、甚至是令社會及業界失望的事情常有發生。以下是會長在信報專欄以英國在19世紀處理新交通工具的出現而寫的有關Uber事件的時事評論。 每次看到針對Uber的大型執法行動及官員對社會輿論的高調回應,我就會想起十九世紀英國的「紅旗法案」。十九世紀蒸汽機的發明曾經帶領英國成為工業革命先驅,蒸汽機這個當年的創新科技雖然打爛了不少工人的飯碗,但也幫助了當年思想比較開放的英國晉身列強之一。 當蒸汽機在工廠普及後,創新者很快就把技術轉移到交通領域。蒸汽推動的汽車,成為社會進步的重要推動力,應該獲得廣泛接受才合理。但當馬路上多了比馬匹速度更快、有更大運載力的汽車,社會上有勢力的馬車公司及其他既得利益集團自然不爽,紛紛把汽車定性為極危險及「違法」產物。經過一段推推拉拉,英國議會終於制訂了第一條機動車道路安全法,規定蒸汽車的時速不得超過4英里(約6.4公里,相當於馬車的速度),而汽車經過城鎮時,時速更須減半,以及派人在汽車前方50米處一邊步行一邊搖動紅旗,為機動車開路並提醒路人! 別以為這法案荒謬,其實它正是協助新興科技產物融合傳統市場的先驅。法案一方面保障馬車行業利益,另方面因沒有一棒子打死汽車的存在,讓社會有機會認識汽車然後對其規範化、標準化,為汽油車甚至電動車鋪路。「紅旗法案」其實是一石二鳥的良策! 可惜香港政府在交通、金融、教育或基礎建設等領域上面對創新事物時,往往表現出其缺乏遠見甚至是執行能力低的情況。所有新興科技產物由於沒有前車可鑑,對社會未來發展的影響也存在不確定性,按政府部門一向的分工,根本沒法由單一政策局負責新興產業在落地前的全盤計劃。Uber現已獲全球大部分城市接受,原本有助香港發展共享經濟模式、提升競爭力及跟全球互聯網接軌,但現在卻事與願違。 港府一直沒有在英國政府身上學習到要讓創科產物在可控範圍下觀察、試驗及營運的一套工夫,現在卻以一刀切做法,全面抹殺一種創科模式在香港的應用。「大禹治水」我小學就讀過了。要不好好疏導既得利益者的不滿,要不就準備跟眾多對香港經濟發展有期待的年輕人對着幹,只有這兩條路。 原文:《信報專欄:科網人語》

Read More »

「區塊鏈發展須突破框框」——會長在《信報》發表的專欄文章

圖片來源:datafloq 港府於2016年初在《財政預算案》中首次表示,將鼓勵業界和相關機構探討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在金融服務業的應用,但至今一年多以來只聞樓梯響,未見任何有效方案落地。綜觀近年金融科技應用發展,我們不難感受到香港這方面已經愈來愈落後,相比內地的蓬勃發展,香港FinTech無論在移動支付、眾籌、P2P貸款或大數據金融方面皆乏善足陳,再難以匹配亞太金融中心這個美譽。 由於區塊鏈應用的本質是透過P2P方式集體維護互聯網上的分散式數據庫,從而替代傳統中央系統去處理交易,香港必須準備好改變現行法例、傳統習慣及固有思維,才有空間讓這個具顛覆技術落地生根。到目前為止,本地金融界唯一能落實的區塊鏈應用項目,就只有中銀香港(02388)去年底推出的區塊鏈物業估價平台。 成立跨界部門刻不容緩 香港經濟要靠區塊鏈振興金融服務業,我們必須從金融管治架構、市場生態改造及人才教育3方面着手。 金融管治方面,由於互聯網的跨界特質,監管機構職能重疊或者「三不管」的情況時有發生。金管局去年底單方面推出只供持牌銀行使用的金融沙盒,正是一個反面例子。 設立一個跨領域,負責統籌、制定及執行全港金融發展政策的部門已刻不容緩。市場生態方面,由於內地金融發展如日中天,也成為一個龐大而獨立的生態,香港必須研究怎樣利用自身優勢,構建對接中國及世界不同的區塊鏈的交易平台。 至於人才教育,目前正處於青黃不接階段。本地教育一直向培育傳統專業人才傾斜,加上金融科技行業發展滯後,相關技術人員沒有得到像內地及新加坡的在職培訓機會。目前金融科技行業發展因為人才缺乏而嚴重受阻,相信短時間內難以解決。但願政府能透過積極的外國及內地高端人才引進計劃,提升香港這方面的實力及經驗。 整合資源夥拍周邊地區 發展區塊鏈切忌單打獨鬥,香港必須拋開以往一套,盡快整合自身資源,夥拍周邊地區如內地、新加坡、南韓、台灣、澳洲,甚至是東盟及東歐諸國,在不同的區塊鏈應用議題上尋找有利位置。香港向來以外向型經濟佔優,區塊鏈應用亦必須以更開放姿態,跟更多參與者合作才可發揮作用。 文章出處:http://startupbeat.hkej.com/?p=45252

Read More »

「香港競爭力第一毋須靠 IT?」

【e-zone 專訊】香港是要靠「支柱行業」及由「荷蘭叻」之類傳統街頭智慧人才?至少在競爭力排行榜如此反映。瑞士洛桑國際管理發展學院(IMD)發表《世界競爭力年報 2017》(World Competitiveness Yearbook),香港雖然繼續在總排名居首,但在數碼競爭力(Digital Competitiveness)僅排第七(頭 3 位為前新加坡、瑞典及英國),生活成本(如:租金、油價)更是高企,僅高於榜尾的委內瑞拉。 IMD 表示,報告根據「經濟表現(Economic Performance)」、「政府效率(Government Efficiency)」、「營商效率(Business Efficiency)」及「基礎建設(Infrastructure)」因素對評估全球 63 個經濟體的競爭力。其中,香港在「經濟表現」細項僅排 11,要靠其他細項拉勻;台灣在「經濟表現」今年排 12,原因正是國內經濟、國際投資及物價有改善,「政府效能」及「基礎設施」的排名則下降。 若以地區計,亞太國家在總排名依為香港(1)、新加坡(3)、台灣(14)、中國大陸(18)、馬來西亞(24)、日本(26)、泰國(27)、南韓(29)等,排名變動跟去年比差不多。 有趣的是,雖然我們和業界常指香港多「廢青」以及人才不足,阻礙社會發展,但 IMD 早前發表的的全球人才報告(《World Talent Report 2016》),香港在總排名第 10,是亞洲經濟體中最佳(頭

Read More »

資源發揮到極致的再創業——陳家豪會長刊登於《亞洲創辦人》專訪

以下是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刊登于《亞洲創辦人》的專訪,全文如下: 熱心公益,願為科技覓人才 近年國家提倡『萬眾創新,大眾創業』,國內外創業氣氛濃厚,國家與香港也推出多項政策鼓勵創業發展,香港及鄰近地區,如深圳前海、橫琴政府及民間組織亦相繼發起不同的活動推動雙創。 一時間雨後春筍,市場出現很多創辦人、投資人、創業比賽,以前的商務中心如今也轉型共用空間,甚至創業孵化器。一位有志推動香港創科生態的熱心人,希望讓香港這個擁有得天獨厚優勢,背靠祖國,中西文化匯聚,金融發展蓬勃的城市,能有效發展一套成功的創態環境。 陳家豪 Emil Chan,STARTHUB初創匯聯合創始人兼首席執行官,同時擔任多項公職,包括:雲端及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創始會長,香港互聯網專業協會(iProA)副會長,香港新興科技教育協會副會長,華人大數據學會副主席,香港跨境電子商務協會常務理事,智慧城市聯盟互聯網金融小組主席。 在2016年,透過其擔任創始會長的雲端及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與位於灣仔的共用空間The Hub合作,舉辦名為STARTHUB的創投融資路演大賽,活動已經舉辦兩屆,成功吸引近100隊本港初創企業參加,近20個項目進行路演,活動更邀請多位中港著名投資者及專家擔任評審,在兩屆創業路演比賽中,感受到香港年青創業者對創業的準備種種不足。 無法雙贏,公益路演難持續 在創業路演比賽中,Emil聽到創辦人演述自己的項目時,最常掛在口邊的總是我想做什麼,我們的項目未來會怎樣,想法留於自己的世界裡。 最基本的考慮,包括針對什麼客戶群?在市場有那些痛點?創業者的項目是否有效解決及滿足客戶的需要?為何創業者有能力做到?是否掌握某些資源、技術或優勢?競爭對手如何等….另外針對融資的問題,例如成本,融資的額度,如何吸引投資者投資?投資回報等,都是很多創業者缺乏的內容。 其實市場上,無論民間的創業組織,政府的創業孵化器一直提供了很多不同的資訊及輔導,希望創業者為自己的項目作好準備,但事實上作好準備,清晰自己發展方向甚至能定出詳細計劃的真的廖廖可數。 雖然透過兩屆創業比賽,協助很多創業者成功改善他們的商業計劃書,希望最終上台路演的項目都能吸引投資者,真正讓資金協助創業者推進多一步,實現自己的夢想。 部分項目透過創投路演大賽,的確成功吸引了投資者參與,但亦發現了其他問題。早期的天使投資人,往往有閒置資金,亦對一些自己較有經驗,甚至有客源或需求的項目產生興趣,但這類投資人一般難以投入參與管理,而創辦人當資金到位亦缺乏經驗有效運用,導致投資人發現項目進度未如理想而停止投資。投資者體驗項目投資失敗,將導致下次投資更為保守,項目亦因投資人退場而更難找下一輪資金。 曾參與無數大小知名的創業大賽評委的Emil發現,除了政府舉辦的年度大型比賽獲獎者可能吸引資金及合作伙伴外,創業者透過一般創業路演通常能找到合作伙伴參與及專家評委的寶貴意見,但無法融到需要的資金,評委的意見、合作伙伴的參與也難以發揮。 加上舉辦創業比賽本身是一項義務工作,項目成功配對資金,主辦方也不會收取分毫,甚至需要為項目提供輔導,亦要協助與投資人溝通,有一定的經營成本。坊間眾多的創業路演,要持續經營,協助香港發展更好的創業生態,必須能持續共贏。因此如何將創投路演大賽發展成一個可持續的模式,值得反思檢討。 資源整合,再次創業為創客 當熱心人遇上天使,事情就有了峰迴路轉的發展。在舉辦創投融資路演活動過程中,Emil邀請了一批天使投資機構負責人參與,包括天使投資基金會負責人,經過雙方深入討論,了解投資人甚至他們機構對投資初創項目的看法,發現他們用專業的私募基金管理手法處理極早期的初創投資項目,他們更有自己的資助計劃協助初創,有系統篩選項目、量度初創項目投資價值的標準。天使投資基金會提出專注整合海內外資源及優勢,把握國家發展政策和機遇,利用香港作為中國與世界的橋樑,投資併購極具發展潛力的初創項目,這正正與Emil的想法一致。 雙方交流各自對未來創業生態環境的願景及理念後,決定將原來一直以非商業性的活動,變成一間真正有系統、配對投資者、協助創業者策劃初創項目的機構,STARTHUB 初創匯因而正式成立。Emil從一個創業導師,又變身為一個特殊的創辦人。 STARTHUB 初創匯,前身是The Hub與ACMCP合辦的創投融資路演賽,為希望能協助更多本港創業人士。2016年10月,引入香港天使投資基金會合作,結合更多孵化資源,將單一路演活動擴展至更多元化的服務,包括創業培訓、中港資助申請、項目融資策劃、專家配對指導、聯合創辦人配對、中港兩地孵化器聯合孵化等服務。 透過與天使投資基金會的合作,STARTHUB更有效協助初創,包括協助初創項目申請天使投資基金會的無償資助,當中包括市場推廣及科技系統研發等資助,資助額高達100萬,比現時創科局的科技券資助額更高,而政府眾多的資助計劃無論是針對中小企或初創,大部分都是50%配對資助,對很多初創企業來說仍然難以負擔,但對於天使投資基金會來說是他們的投資機會。

Read More »

巴士 APP 不開放數據 ? 香港開放數據 3 大罪狀——會長在「unwire.hk」的採訪報道

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雲端及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創始會長身份上週接受 unwire.hk 的專題採訪,與大家分享香港開放數據的相對其他發達經濟體落後的現況及專業意見。採訪報道原文如下: 日前有報道指,多間巴士公司因實時數據屬公司資產具商業價值,表明不會開放讓程式開發者免費使用,引起不少網民熱烈討論香港的開放數據(Open Data)發展進程,批評有關發展連越南也比不上。雲端及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創始會長陳家豪(Emil)指,香港於發展開放數據上遠遠落後於其他國家有三個原因,分別是與法例、政府架構及教育有關。 圖片來源:unwire.hk 罪狀一:法例過時 政府於 2011 年開始推出名為 Data.One 的開放數據計劃,及後改名為 Data.gov,計劃開展的初期,Emil 已是推動開放數據發展的一員。他認為 6 年過去,香港社會及政府於此議題上並無進步,其主要原因與法例有關。 「於歐美好多地方,已經有法例要求公營機構開放數據,規定數據的擁有權在於公眾,不屬於政府,也不屬於公營機構。」Emil 指,過去 6 年,政府並無積極推動開放數據的發展,法例亦過時。上年於商討九巴經營牌照續牌的時候,完全沒有考慮科技界的意見,將開放數據納入條件之一,令這些公司缺乏誘因開放數據。 他認為,法律上沒有清晰界定開放數據的定義,及要求公營企業開放數據,令有關的科技發展墮後。而即使有企業願意開放數據,亦可能會因為法律上沒有相關定義,很容易墮入個人資料私隱條例的陷阱,未能保障開放數據者。 罪狀二:政府架構不利發展 Emil 續指,政府要發展 IoT (物聯網)及智慧城市,開放數據是重要的一環,而其中最需要的是跨部門合作,因為每個部門都有不同的數據值得開放讓公眾自行使用。他舉例,台灣早前為整合開放數據就設立一個跨門合作計劃,有關開放數據的國際排名更一下子跳上第一位。

Read More »

假如我是八達通老闆…. 加強合作才是王道

會長陳家豪先生接受 e-zone I.T. Times 專欄訪問,以下為訪問詳細報道: 【e-zone 專訊】八達通(Octopus)推出 20 年,靠 NFC(近場通訊)接觸技術及綁定大型交通運輸工具及便利店「獨步天下」多年,但隨著資訊技術進步,內地、外國支付服務登陸,要轉型才能應付挑戰。若你是八達通公司老闆,又會如何策劃和調兵遣將呢? 八達通行政總裁張耀堂(下圖)在傳媒午宴總結公司業務,表示今年會主力發展《好易畀(O! ePay)》流動 P2P 轉帳服務,並打算加推 QR Code 網上轉帳服務;以及加強零售付款 (P2M)服務。他又透露,八達通去年零售業務有雙位數增長。 至於《好易畀》 推廣方面,張耀堂指正研究推廣至小商戶交易,如的士車資,補習班或二手物品交易等收費範疇。《好易畀》近月簡化申請程序,如毋須實名登記,另推出「Plus」及「Pro」升級版,每日交易額最高為港幣 10,000 元,可由銀行戶口直接轉帳增值《好易畀》,爭取商戶支持使用。 再難獨步單方 至於成效如何?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家豪認為,QR-Code 是必須行的一步,八達通以

Read More »

手機支付落後誰之過 港人怕綁卡 政府監管多 – 本會主席接受信報訪問

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身份擔任信報財經新聞專欄「StartupBeat 創科鬥室」的嘉賓之一,與大家談論香港手機支付發展現狀。以下是報道原文: 主持:尹思哲 《信報》科技編輯 嘉賓:陳家豪  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     梁生光  錢方海外聯合創始人 有本港大型銀行近期推出移動支付(Mobile Payment)程式,吸引不少市民爭相試用,系統一度不勝負荷。對於手機支付平台日漸普及,《信報》StartupBeat請來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家豪(Emil Chan),以及錢方海外聯合創始人梁生光(Will Leung),一起探討中港兩地最新發展。 內地設清算平台助發展 尹:金融科技領域中,手機支付是最「貼地」及最普及的技術,但最近滙豐推出「個人對個人」手機轉賬App初期出現「蝦碌」,到底有何啟示? 梁:感到有點意外。這不算新科技,其他地方已推出三四年,而且滙豐擁有最多的資源及客戶群,其應用程式沒理由一推出便「死機」。但始終是滙豐,消費者一定再給機會。 尹:內地銀行是否已推出類似應用程式? 梁:當然。內地傳統銀行之所以推出有關軟件,其實是因市場壓力,例如微信及支付寶的服務可能顛覆市場,傳統銀行迫於求變,它們發展金融科技的動力是從外而內,不是從內而外。 陳:內地的手機轉賬App並非單由銀行本身推動,央行也佔重要角色,包括為小額支付提供清算平台,不同銀行可以互相轉賬,五六年前已有相關措施。但香港現時未有類似配套,可能要到2018或2019年才有清算平台。 尹:似乎我們落後頗多。 陳:是落後好多好多。新加坡兩年前已有類似清算平台。當有關配套出現,就有許多銀行可以參與。 生物錢包未來大趨勢 尹:談到手機支付發展,香港及內地差距有多大? 梁:差距大得好像兩個世界!港人仍害怕把信用卡綁定在手機錢包,恐怕有危險。正如有人害怕坐升降機會被困,確實可笑。內地人則已廣泛應用技術,市場滲透率很高。香港目前還在討論是否應就綁定信用卡加強監管。 陳:如果大型銀行認真參與互聯網遊戲,應該先培育自己的粉絲,再讓他們教育其他用戶。 尹:阿里巴巴首席執行官張勇說過,生物錢包是未來趨勢。何謂生物錢包?是否像科幻電影般,要在人體植入晶片? 梁:以臉部或聲音辨識的支付技術都屬於生物支付。

Read More »

業界:香港人才輸星洲 又關教育政策事?—— 會長接受《e-zone》訪問

會長陳家豪先生接受《e-zone》的訪問,談論香港科技界人才不足的問題。以下為相關報道的文章: 【e-zone 專訊】全世界都在吸引人才增強競爭力,香港在措施力度和深度常遭外界詬病落後亞洲甚至全球先進國家,難以應對人口老化及勞動力下降的人口挑戰。保安局早前向立法會表示,政府自 2015 年推出措施,方便外來人才、專業人士及企業家來港和留港發展,但科技界中人仍嫌政策不足,尤其跟新加坡等地比較。 保安局局長黎棟國在保安局事務委員會會議稱,政府 2015 年 5 月推出「輸入中國籍香港永久性居民第二代計劃」,入境處截至去年底共收到約 417 宗申請,已批准的有 235 宗,獲批申請人主要來自美國、加拿大、澳洲及荷蘭。他們持有金融、工程、設計及資訊科技等專業的相關大學學位,能補充香港人力 。不過,科技界認為需加強香港人才政策。 加強國外招攬 香港理工大學專業進修學院講師及課程總監梁偉峰博士認為,新加坡自知缺乏天然資源,必須到國外招攬頂尖人才,以保持競爭力, 故此星政府推出各項吸引人才的措施,為其經濟的持續騰飛奠定穩固根基,包括興建生物醫藥研究園吸引人才、針對性及策略引進外籍人才、放寬外籍人才居留和工作限制、實施免退稅等優惠措施,更提供豐厚待遇。事實上,新加坡政府以高效率稱著,加上教育制度良好,吸引國際知名學校和跨國企業進駐,自然能培訓更多人才。 此外,當地平均每 6 個新加坡居民便有 1 位是外籍人士,他們增強了該國的經濟實力。他引述新加坡貿工部統計,指上世紀 90 年代的10

Read More »

實名認證礙港推行——會長接受《明報》訪問報道

會長陳家豪先生以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身份接受《明報》的訪問,談論有關在香港推行類似的自助單車App的難處。以下是報道的原文: 實名認證礙港推行 【明報專訊】香港有沒有可能推出類似的自助單車租賃?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陳家豪認為,在香港推行類似的自助單車App有難度,比如實名認證,很多港人會覺得侵犯隱私不願意提供,但為防止單車丟失,這是需要的步驟;另外因為牽涉到利益,或被一些出租單車店和議員反對。不過他認為單車共享值得嘗試,如上水、大埔或梅窩等地的區議會可以先小規模試行,如由本區市民夾錢買單車,還可以解決廢棄爛單車成堆的問題。 沙田區議會大型交通建設及單車網絡發展工作小組早於三年前就發布研究報告,建議在沙田建立自助單車租賃系統,但迄今未得到採納。沙田區議員、區議會交通及運輸委員會主席李世榮稱,沙田一些區域如馬鞍山到大學站已經有單車徑,有條件做自助單車租賃系統,或者在一些人流較多地區做點到點的單車接駁站,如大學站到香港科學園的路程實際很短,卻需要搭乘巴士,若有單車會方便很多。他稱感覺政府一方面在宣傳綠色環保,另一方面卻無誠意推動單車出行,自相矛盾。 財經界有名的「單車上班族」、Bricks and Mortar創辦人兼總裁王震宇(圖)直言,市區很多地區並無提供單車通行的道路,也不夠地方停泊單車才是關鍵,「政府對汽車泊車考慮得非常周到,卻當單車無到」。 「代表文明進步 沒理由不推行」 王震宇直斥政府「懶」,一些官員整天把環保掛在嘴邊,卻忽視市民對單車出行的需要,非常虛偽。反問倫敦、紐約都曾致力於減少私家車流量,為單車騰出空間,為何香港不行?他稱,「一些人仍敵視單車,認為是低等交通工具,這種心態要改變,其實騎單車是城市文明進步的象徵,沒理由香港不推行。」 原文請點擊此處查看。

Read More »

2016 香港 FinTech 回顧 —— 擺脫舊經濟枷鎖

2016 香港 FinTech 回顧 擺脫舊經濟枷鎖 轉眼,2016 年已經進入尾聲。又到時候總結一下本地金融科技發展。今年可算是香港網絡金融「接地」的元年,很多相關法案及政策也是在今年通過或落實。籌劃經年的電子支票年初終於按時公開使用,電子儲值支付設備法案去年底通過後,金融管理局終於在年底前先後兩次批出共 13 個 SVF(儲值支付工具)牌照。 今年初,財政司司長在《施政報告》首次提及推動本地區塊鏈(Blockchain)或稱為「分布式總帳」技術的發展,年中金融管理局更因應市場變化推出監管沙盒(sandbox)概念,兩家香港持牌金融機構推出所謂「顛覆傳統金融市場」的廣告;千呼萬喚的「深港通(深港股票市場交易互聯互通機制)」也終於在 12 月初開通。 盡管如此,回想過去 1 年香港經濟發展動力仍然裹足不前。正當國際 FinTech(金融科技)及內地互聯網金融發展如日中天之際,稱為國際金融中心的香港,推動利用新興科技的金融服務如電子支付、眾籌、P2P 貸款、大數據金融、個人信用評級等發展,仍然只聞樓梯響,甚至因為多條落後法例及既得利益者的短視發展非常呆滯,仍然未有百花齊放、欣欣向榮的景象。 如今社會終於察覺到本港金融中心地位已動搖,香港政府各個政策局已沒法再掩飾全球各大反映香港經濟發展的指標一直每況愈下,且每下愈況。但願政府知恥近乎勇、既得利益者願意拋開眼前利益、市民大眾也睜開雪亮眼睛,全民奮力擺脫舊經濟的枷鎖,一起開拓通向創科經濟發展的高速公路。 醒兔歌 舉世擁互聯 唯港獨守舊 八達不通處 狡兔睡悠悠 空負天時盛

Read Mor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