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好好利用「香港製造」標籤——陳家豪會長發表於《星島日報》的文章
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身份於 2015 年 10 月 24 日在香港信報發表了一篇名為 “好好利用「香港製造」標籤” 的文章。 全文如下: 筆者上月初參與由葉劉淑儀和陳智思創立的海上絲綢之路協會成立典禮,聽到各位與會人士對香港未來應該扮演的角色分享,感慨萬千。你可能不知道,每個七十年代出生的歐美人士,從小都知道亞洲這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香港」。這並不是因為香港的媒體和宣傳特別厲害,而是他們手上玩的大部分玩具都是印着「Made in Hong Hong」這幾個字。當年沒有互聯網,資訊流通不容易,小孩子只能夠靠幻想加上李小龍的功夫,和幾張有帆船的維多利亞港明信片,去估計香港是個甚麼地方。不過,香港在他們的心目中肯定是個充滿神秘的烏托邦。理由很簡單,所有好玩的玩具都是來自香港!香港精神注入中國生產 不過,隨着工廠從香港搬到深圳和東莞,美麗的「Made in Hong Hong」慢慢變成了「Made in China」。不過,和「Made in Germany」、「Swiss Made」、「Made in Japan」,甚至是後來者「Made 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