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利用「香港製造」標籤——陳家豪會長發表於《星島日報》的文章

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身份於  2015 年 10 月 24 日在香港信報發表了一篇名為 “好好利用「香港製造」標籤” 的文章。 全文如下:

筆者上月初參與由葉劉淑儀和陳智思創立的海上絲綢之路協會成立典禮,聽到各位與會人士對香港未來應該扮演的角色分享,感慨萬千。你可能不知道,每個七十年代出生的歐美人士,從小都知道亞洲這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叫「香港」。這並不是因為香港的媒體和宣傳特別厲害,而是他們手上玩的大部分玩具都是印着「Made in Hong Hong」這幾個字。當年沒有互聯網,資訊流通不容易,小孩子只能夠靠幻想加上李小龍的功夫,和幾張有帆船的維多利亞港明信片,去估計香港是個甚麼地方。不過,香港在他們的心目中肯定是個充滿神秘的烏托邦。理由很簡單,所有好玩的玩具都是來自香港!香港精神注入中國生產
不過,隨着工廠從香港搬到深圳和東莞,美麗的「Made in Hong Hong」慢慢變成了「Made in China」。不過,和「Made in Germany」、「Swiss Made」、「Made in Japan」,甚至是後來者「Made in Korea」不一樣,「中國製造」並不是一個能為產品提高價值的標籤。由於國家對外貿易並不開放,主要經濟效益基本上是以低成本和比周邊發展中國家有較高的技術水平來維持。品牌和品質並不是內地企業考慮的範圍。只要有定單、有產量、有足夠的人力資源和地區政府的支持,以前的生意其實是十分容易做的。這個現象引致大家也不去保護好「Made in China」的價值。現在,它只是代表低質量、不可靠和便宜的標籤而已。
在互聯網帶來的新生態環境、創造性毀滅和去中間化特性,不但把很多老一輩的科技巨人企業如摩托羅拉、諾基亞,甚至是雅虎和微軟推倒和打得落花流水,更硬邦邦的把香港這個靠做中介和平台的「大企業」角色模糊化。大部分的傳統行業巨頭,甚至是政府負責機關因為對互聯網缺乏認識,加上年輕人對被家長和學校直接和間接訓練成為傳統行業打工的機器,引致香港正面對和傳統科技巨人企業面對的困難一樣難以克服。
順互聯網一帶一路洪流
筆者認為,香港可以效法瑞士,把香港精神注入中國生產的血液裏。你知道「Made in Switzerland」和「Swiss Made」的分別嗎?其實,很多瑞士手表都不是完全在瑞士本土生產的。不過,只要設計或最後檢測在瑞士進行就能印上 「Swiss Made」 (意譯:瑞士人╱企業製造的)標籤。這樣,就算大部分製造過程是在其他國家,有了這個代表嚴謹、精確、實在、耐用的標籤,產品的身價就可以升上幾十倍。如果大家能好好利用香港在過去百多年建立的法律、稅務、人才的好處,加上資金自由流動和互聯網普及的優勢,順着互聯網+和一帶一路的洪流去推動 「Hong Kong Made」 (香港人╱企業製造的)標籤,以互聯網生態下的社會網絡、新媒體及其他將會出現的新元素,去改變全球用戶對中國生產的產品的誤解。這安排應該就是最佳的一石二鳥的策略。
陳家豪互聯網專業協會副會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