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我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上週在明報專欄「虛則實資」發表了有關香港無現金支付發展的評論文章。

在香港回歸前後,每次我出差後回港,我都能感受到香港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例如HSBC是全球十大企業之一,李嘉誠高價出售跨國電訊企業Orange,以及葵涌貨櫃碼頭吞吐量成為全球第一等等,皆讓香港人感到自豪。當中值得一提的還包括八達通作為全球第一家第三方電子支付公司的問世,徹底改變了傳統零售支付方式。
以下是我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上週在明報專欄「虛則實資」發表了有關香港無現金支付發展的評論文章。
在香港回歸前後,每次我出差後回港,我都能感受到香港經濟發展的強勁動力,例如HSBC是全球十大企業之一,李嘉誠高價出售跨國電訊企業Orange,以及葵涌貨櫃碼頭吞吐量成為全球第一等等,皆讓香港人感到自豪。當中值得一提的還包括八達通作為全球第一家第三方電子支付公司的問世,徹底改變了傳統零售支付方式。
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身份接受明報訪問後有關香港綠色金融發展的報導。
香港擁有穩健的法制及具深度的金融市場,有構建國際綠色科技及金融中心的潛力。然而,隨着港交所近年加強上市公司在環境、社會和治理(ESG)信息的披露要求,不但上市公司需要相關人才,ESG匯報亦成為審計行業的必備技能,本港有需要制定完備的人才政策,助力本港綠色經濟的長遠發展。
以下是我會會長陳家豪先生在明報專欄「虛則實資」發表的評論文章。
數據是新石油 港欠妥善管理
我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港數字金融協會聯席會長身份在明報財經發表香港金融科技周數字化趨勢下的投資策略講座的一些看法。
【明報專訊】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及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每年在香港金融科技周舉行期間,都會舉辦周年研討會,以於金融及科技兩個專業範疇邀請業界翹楚互相交流。名為「數字化趨勢下的投資策略」的講座共吸引了線上及線下超過120位業界人士參與。正當香港正面對人才、企業、資金及股票市場疲弱的種種負面因素下,今年金融科技周高調宣布將會擁抱虛擬資產並致力建設香港成未來全球虛擬資產交易中心,而今年的研討會正適逢金融科技周舉行前一周召開。
摸着石頭過河 參與元宇宙虛擬資產交易
首輪專題討論「擁抱Web 3.0年代下的投資策略和風投趨勢」由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會長黃敏碩主持,分享專家包括意博金融(VSFG)投資總監陳裕楷、STEPN顧問鄧志遠、Asymmetry … Continue Reading ››
我會會長陳家豪先生在明報「2023年卓越財經大獎」上分享對本港金融業發展的灼見。陳會長表示,過去香港享受著中西如魚得水關係的紅利,單靠新股上市或發行點心債等大額生意已很容易賺錢,可謂「躺着也能贏」,但也因此窒礙香港金融市場的創新精神。隨着中美關係緊張,大額企業生意萎縮,對於港府希望通過創科激活零售金融市場的想法,他認為方向正確,但首要是釐清行業監管權責的分工。
陳會長表示,以往本港監管擅於服務傳統產業,但科技發展太快,政策法規未能跟上,加上部門各自為政,是造成香港支付市場過去20年發展緩慢的原因。
他說,金管局只監管銀行的支付部分,例如連接香港不同銀行及支付商的轉數快(FPS)平台,但平台另一端的商業環節卻不在其監管範疇,實際上只有一半市場受到監管,這不單讓企業對引入金融科技持審慎態度,也讓香港很多商業數據未獲充分利用。
相關原文和出處可點擊此處查看。
香港作為全球領先的國際金融中心,與中國內地緊密融合,並接通世界。金融服務業為香港的長期繁榮穩定,以至國家金融市場的發展和國際化,作出了非常重要的貢獻。
《明報》首次舉辦卓越財經大獎,旨在表揚本地財經服務企業及機構在新時代下秉承專業精神和企業文化,由內至外建立品牌價值,不斷創新優化服務及產品質素,平衡環境、社會及管治;洞悉本地以至大灣區新機遇,為財經服務開拓更廣闊的空間。
【明報專訊】業界千呼萬喚,金管局終在昨日就儲值支付工具發牌,首階段先批出5個牌照,當局希望在11月中的過渡期完結前,完成其餘約15個申請的審批程序。業界則批評,若當局不改善支付系統基建設施,即使有發牌制度,亦無助電子支付普及。
明報記者 廖毅然、武君、邱曉欣
首批獲發牌的企業包括八達通、香港電訊(6823)旗下Tap & Go拍住賞、TNG電子錢包、阿里巴巴旗下的支付寶錢包及騰訊(0700)旗下的WeChat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