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Date: 10 Dec 2022
Time: 10:00am-12:30pm
Venue: Level 21, Tower … Continue Reading ››
Date: 10 Dec 2022
Time: 10:00am-12:30pm
Venue: Level 21, Tower … Continue Reading ››
我會會長陳家豪先生將以協會主席身份再次擔任圓桌會議主席。
深港大數據論壇由2016年起已經成功主辦了五屆,每屆吸引了來自深圳、香港和海內外400餘名政企代表、專家學者等出席。論壇成為深港澳三地大數據領域最具專業性和影響力的活動之一,本論壇為深港大數據產業合作與融合發展提供了重要的支撐,得到業界的好評和廣泛的關注。
我會會長陳家豪先生記得二十多年前剛接觸早期雲計算概念的時候,它被稱為公用或者效用運算 (Utility Computing)。按字面意思是未來使用電腦就好像我們使用水和電的公共設施一樣是按用量收費的。
阿里雲總裁張建鋒在雲棲大會上表示,過去雲計算用雲伺服器替代了物理伺服器,但客户依舊按「幾核幾G」的概念來衡量雲計算的功能。但隨著未來雲計算循Serverless去伺服器的方向發展,雲資源會更加接近「電網」模式,按計算的調用次數付費。 … Continue Reading ››
阿里雲張建鋒在杭州雲棲大會第一天的主題演講,當中的核心資訊與本會一直推動的雲計算和移動通信結合的技術應用有著很多共通點。 我們成立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的目的是希望香港各界能擁抱雲技術所打造的新生態,提升香港的核心競爭力。十多年來,雲計算發展一直順應著IaaS、PaaS、SaaS 的發展,成熟度一直從基礎建設如伺服器虛擬化開始發展到現在以 Micro Servers 或者serverless 為基礎的營運與開發結合。
第六屆深港澳大數據論壇將以「發掘數字要素市場 促進灣區數字經濟」為主題,旨在搭建深港澳乃至整個大灣區產、學、研、資大數據應用交流與合作平台,論壇將雲集深港澳的政企代表、知名專家學者,探討新時代下深港澳大數據合作新方向以及數據要素融合如何助力大灣區數字經濟的發展。今年大會將設有香港、澳門及深圳分會場,以主題演講、圓桌討論、大數據成果及產品展示、交流互動的形式舉辦。論壇由深圳市信息行業協會、華人大數據學會主辦,由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建設發展事務署、互聯網專業協會、前海管理局香港聯絡處聯合主辦。受疫情影響,本次論壇採取線上線下同步進行的方式,整個論壇將於2022年11月22日採取深圳、香港、澳門三地在線視頻同步展現的方式進行。
論壇詳情如下:
日期:2022年11月22日(星期二)
時間:9:30-17:00
香港會場地點:YO PLACE (香港上環德輔道西 … Continue Reading ››
你有聽過什麼叫做Defi去中心化金融嗎?跟AI人工智能有什麼關係?
11月7日 (星期一),Mini Van的「大專會堂」環節邀請到Eagle Sir及香港數字金融協會聯席會長/香港城市大學EMBA特約教授 Emil,分享Defi去中心化金融的發展以及為能大家帶來什麼效益。
金融科技周展覽會,科培網絡及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與 Sandbox 合作夥伴及擁有大幅土地資源的 Times Capital 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會共同發展 NFT、網絡遊戲、各種數碼資產及區塊鏈上的合作。雙方負責人均稱將以開放態度共同策劃未來計劃,務求在元宇宙中取得雙贏局面。
我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港數字金融協會聯席會長身份在明報財經發表香港金融科技周數字化趨勢下的投資策略講座的一些看法。
【明報專訊】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及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每年在香港金融科技周舉行期間,都會舉辦周年研討會,以於金融及科技兩個專業範疇邀請業界翹楚互相交流。名為「數字化趨勢下的投資策略」的講座共吸引了線上及線下超過120位業界人士參與。正當香港正面對人才、企業、資金及股票市場疲弱的種種負面因素下,今年金融科技周高調宣布將會擁抱虛擬資產並致力建設香港成未來全球虛擬資產交易中心,而今年的研討會正適逢金融科技周舉行前一周召開。
摸着石頭過河 參與元宇宙虛擬資產交易
首輪專題討論「擁抱Web 3.0年代下的投資策略和風投趨勢」由註冊財務策劃師協會會長黃敏碩主持,分享專家包括意博金融(VSFG)投資總監陳裕楷、STEPN顧問鄧志遠、Asymmetry … Continue Reading ››
WFA(www.worldfa100.com) 將舉辦"世界自由工作科技開發講座及論壇"系列,由行業精英主講。
我會會長陳家豪先生在明報「2023年卓越財經大獎」上分享對本港金融業發展的灼見。陳會長表示,過去香港享受著中西如魚得水關係的紅利,單靠新股上市或發行點心債等大額生意已很容易賺錢,可謂「躺着也能贏」,但也因此窒礙香港金融市場的創新精神。隨着中美關係緊張,大額企業生意萎縮,對於港府希望通過創科激活零售金融市場的想法,他認為方向正確,但首要是釐清行業監管權責的分工。
陳會長表示,以往本港監管擅於服務傳統產業,但科技發展太快,政策法規未能跟上,加上部門各自為政,是造成香港支付市場過去20年發展緩慢的原因。
他說,金管局只監管銀行的支付部分,例如連接香港不同銀行及支付商的轉數快(FPS)平台,但平台另一端的商業環節卻不在其監管範疇,實際上只有一半市場受到監管,這不單讓企業對引入金融科技持審慎態度,也讓香港很多商業數據未獲充分利用。
相關原文和出處可點擊此處查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