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浮山一帶多棕地礙住宅發展

以下是我會數字經濟委員會主席邵志堯先生以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數字經濟委員會主席的身份接受星島日報的訪問。

流浮山一帶現時為港人休憩勝地,惟根據政府早前公布的北部都會區發展策略,該區日後有機會增建多達七萬個住宅單位,未來發展將會大變天。地產界人士估計,流浮山背山面海,參考赤柱一帶的規劃,料會以中低密度形式發展。不過,本報翻查新界棕地使用及作業現況研究提供的資料,留意到原來白泥、天水圍及流浮山一帶,現時共有多達九十公頃的棕地,當中近三分之一用作露天貯物,而本報實地觀察再發現,當區的不少棕地均位於流浮山道及深灣路等主要公路附近,其中前往白泥的其中一段只有單程路。地區人士分析,政府需要另覓地方安置相關作業者,否則勢成區內發展的阻力,並需要大規模擴闊原有道路,始能增建住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