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數碼競爭力排名跌出十大——陳家豪會長參加「Now 新聞」電視節目

雲端與流動運算專業人士協會會長陳家豪認為,現時香港在傳統經濟產業發展很好,但政府沒有給予創科足夠的發展空間。此外,他認為香港教育未能與世界接軌,令香港學生在創科方面能力比其他地區學生低。 香港無線科技商會主席羅國明認為,政府應推出更多政策吸引外來投資者投資香港的創科公司。他又認為,香港生活水平高,香港創科公司難以聘請國際員工來港,亦難以吸引外來的創科人才。他希望創科業界可以互相合作,發展好創科業。 完整視頻請點擊此處查看。

【財政預算案2018】巨額撥款誰來監管

【e-zone 專訊】「派糖」不止基層市民受惠,港幣 500 億元供香港發展科技才是大手筆?《財政預算案》剛公布,措施惠及創新科技、金融服務業、創意工業、電子競技(eSports),科學園、數碼港、落馬洲河套區創科園、創新及科技基金均獲大量注資搞科技。皆大歡喜還是「圍威喂」尚未知,有業界已指逾 500 億港元的投資不是小數,分配及運用必須公開公正,更指創科措施方向了無新意。 基金注資:「半桶水」 香港創科發展關注組(HKITDCG)召集人陳迪源表示,撥款 500 億元發展創新科技,同時把近四成年度盈餘跟市民共享,當然值得讚賞;預留 100 億元支持建設醫療科技創新平台和人工智能(AI)及機械人科技創新平台,跟市民享受科技發展成果,更可以輸出到香港以外的地區。不過,但《預算案》在其他方面沒有太多資訊科技相關的聯繫;對行政長官之前成立的「創新及科技督導委員會」能否發揮作用也持觀望態度。 陳迪源認為,「半桶水」的基金注資方式也需改善,如「創科創投基金」投資只得 20 億港元,委員會的組織也不夠透明;相比新加坡類似委員會(RIEC)獲得 5 … Continue Reading ››

區塊鏈之成功與普及路徑的探索——會長發佈于《Medium》的文章

區塊鏈應用會在哪個國家先普及? 美國?日本?中國? 不,和移動支付的發展一樣,它將會在相對落,百費待興的地方先做到。因為這新科技的「分散式信任」及「去中介化」特性在這些地方最容易產生價值。加上其他科技應用如生物特征識別技術及低成本的手機網絡,這些地方就不需要依賴中央銀行印刷貨幣、投入大量資源穩定金融系統就馬上可以通過在區塊鏈上建立信用體制去紀錄及有效管理資源的分配。 大家可能會關心生物特徵識別技術會侵犯個人私隱,大家可否想過當私隱可以馬上換取人身安全和基本自由的時候,我們就會取捨。如果該平台由負責任的國際組織設置,他產生的正面效益肯定會比當地是軍政府、土豪惡霸等霸佔社會資源來得合理吧。

分散式信任制度用來幹嘛?

長期以來,社會通過法制及技術等不同方法來建立信任。 但無論是民主或社會主義政權的信任制度仍然有很多痛點未能解決。 … Continue Read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