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ag: 大公報

人物專訪\IT愚公力推本地金融科技改革

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以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的身份接受大公報的人物專訪,主題主要是圍繞本地金融科技改革的重要性和迫切性。 以「還俗IT人」自居,經常遊走於各大金融科技論壇,又跑到各大學開書講學的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家豪,為的是傳揚金融科技的「真理」,力勸世人要「追落後」,免得失去競爭力。可是,他不是發表災難性的驚世預言,就是督責某某官員工作不力,別人覺得他是「麻煩友」,但他卻自問是有愚公之志,深愛香港,所以「愛之深責之切」,希望自己退休時可以享受科技帶來的好處。\大公報記者 周詠恩(文/圖) 香港經歷大疫症,很多市民都要留在家中,帶旺了流動支付,加上實體現鈔容易傳播病毒,少了人使用。「以前那些一定要收現金的的士、小食店,現在第一時間倒閉!誰願意用現鈔交易?這個就是契機。」陳家豪娓娓道來。 數字貨幣 內地如箭在弦 陳家豪表示,大約八年前,有位財經官員主張用現金,拒絕電子支付的世界潮流。那時他很激氣,決定要和該官員唱反調:「佢去完邊度講座,我之後就要去返嗰度做講座,希望香港可以發展電子支付,不然就會大落後。」陳家豪表明對事不對人,諷刺的是,該財經官員今天已跑了去做虛擬銀行,世界變得太快。 「看看內地人民生活主要靠支付寶、微信支付等電子錢包,很少人用現鈔了。未來中國更會大力發展數字人民幣,有一天會完全取替紙幣。香港人還停留在八達通不自動增值,因為怕被人偷的思維。」陳家豪感慨香港人太保守。 據報道,中國農業銀行正在測試央行數字貨幣的電子錢包。蘇州市相城區五月交通補貼的一半數額試行以數字人民幣發放;而深圳、蘇州、雄安新區、成都及未來的冬奧場景亦進行內部封閉試點測試,央行數字貨幣,如箭在弦。 智慧城市 要發展大數據 陳家豪說,雖然香港有流動支付技術,信用卡可透過Paywave、Paypass、閃付支付,不用刷卡簽名;甚至可把這些感應式移至手機內,發展成Apple pay、Andriod Pay、Samsung Pay等,但這些支付系統背後是有一個信用機制,產生了成本和時間問題。「現在我們眼見拍一拍就畀到錢,但其實背後個清算機制很舊,最快要兩日才能完成交易;但內地同樣的付款,卻在幾秒內完成。香港要靠信用卡先付款,這樣就產生了高成本。」 2017年,政府發布《香港智慧城市藍圖1.0》提出大膽構想,創科局亦將於今年內公布該藍圖2.0。陳家豪說:「在藍圖1.0裏,移動支付只納入了智慧生活內,解決生活問題的定位錯了,移動支付應該納入智慧經濟。」他指出,香港政府每十年就要做一次大型人口普查,但內地卻能做到瞬間普查,關鍵就是利用支付系統收集到大數據。「當我們生活離不開電子支付,而支付又反映了行為,政府就能收集及綜合所有市民的行為數據,那就會很容易掌握到城市的發展方向。」 陳家豪感嘆,現在香港政府部門和私人機構各自為政,因為私隱或商業機密各自收集數據,香港欠缺一個完整的數據庫;但他認為全港更換智能身份證是重要的一步。陳家豪表示,有人說涉及私隱,但所謂私隱是收集者和被收集者要講清楚,誰收集?如何用?這才不會引起人反感。 電子支票 令轉數快遲應用 陳家豪以前在外資大銀行做信息科技管理,每每交易億億聲,但後來金融海嘯,銀行倒閉後便先後去當歐洲上市顧問和初創企業顧問。多年來,透過不同金融科技協會或學會,他四出參與講座,希望點出香港金融科技上的問題,並提出建議方案。不過,其間都遇過一些阻力。「幾年前,電子支票一推出,我便覺得無得做。但有些朋友向我說不要阻人發財。結果推了電子支票,轉數快(FPS)便延遲了五年才出現。」 陳家豪認為,香港的金融科技發展已較周邊城市慢了五至十年,現在還不急起直追,生怕幾年後會被大灣區其他城市取代。「我怕十年後,香港成為歷史古董,人們來香港看看什麼是現鈔和乘車票。」不過,他強調香港仍然有優勢,背靠大灣區,紿終有希望。「或者香港再衰一些,其他地區再好一些,到時香港人才會醒覺!」 相關原文和出處請點擊此處查看。

Read More »

「轉數快」助電子支付入直路 —— 陳家豪會長刊登於大公報的報道

本會主席以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身份接受大公報訪問有關「轉數快」助電子支付入直路的報導。 【大公報訊】記者陳玉蓮報道:對於香港電子支付的應用,一直以來,香港實行「無現金」城市的步伐均較內地慢,究其原因,最主要是銀行系統未能接通電子錢包。智慧城市聯盟金融科技委員會主席陳家豪表示,自從「轉數快」開通後,業界就如打通「任督二脈,氣血暢通」,電子支付可以正式「落地」香港,整個生態終於打通,進入大直路,而電子支付的雪球亦預料將會越滾越大。 他預期香港在半年內電子支付將可以越來越普及化,走向「無現金」城市的步伐將可以加快,當中特別是「車仔麵」店會更快接受電子支付的方式,因為可以簡化其落單的程序,加快交易的時間,從而增加收入。另外,他認為電子支付現階段較為受25歲至40歲年齡層的青睞,最主要是由於該年齡層的消費力強勁,加上使用智能電話較多。 電子支付的趨勢將會越走越快,在電子支付首個階段,預期未來銀行及金融科技公司將會探索分銷分類帳技術,以改變跨境支付,而隨着全球網絡攻擊增加,監管機構將重點放在數據私隱上,而電子支付公司將會陸續投資於高級認證技術,以應對數據泄露的問題。 文章報道原出處請點擊此處查看!

Read More »

“智慧城市 本地都得”——陳家豪會長發表於『大公報』文章

如果一個城市能讓居民簡單點點手機屏幕就能預約門診掛號、查詢及即時繳納水電煤、申請辦理護照,甚至為路邊停車咪錶增付費用,是否天方夜譚?當特區政府努力地推動智慧城市的時候,內地多個城市已經在本年四月中落實了以上種種移動端便民服務。 騰訊的微信“城市服務”整合了不同的第三方服務機構和政府機關原本獨立運作的系統,在已經有超過五億用户的微信平台上提供預約醫院掛號、水電煤費用繳納、護照、港澳台通行證辦理及路邊停車收費。阿里巴巴就開始為個別城市居民的支付寶錢包首頁開啟了“城市服務”,點擊進入後可直接查詢交通違章等資訊,甚至通過手機進行車牌搖號。 隨著接入同一平台的政務機構或第三方服務機構增多,“網際網路+政務”服務內容將會愈趨豐富,市民生活起居變得方便。年內該兩個系統還會接入物價查詢、信用查詢、婚姻登記預約、圖書館借書預約等功能。筆者相信類似的系統還會為不同的商業機構提供税務、報關、物流甚至是市場統計及消費者行為等資訊以提高不同城市的競爭力。 當局宜基礎入手助發展 你可能會問,香港資訊發達、用户人數眾多、移動通訊覆蓋全城而且費用低廉,為何本地市民仍然沒有半點跡象能享受以上種種便民服務? 除了政府舉步維艱外,一個沒有開放而且已開始落後的零售支付系統、欠缺統一個人身份核實政策是成功推動智慧城市的絆腳石。由於港府一直未有像內地、台灣及新加坡一樣意識到構建一個開放及低成本的零售支付系統的重要性,以致本地網購及現在流行的O2O零售要依靠費用高昂卻欠缺有效保安的信用卡系統來實現網上支付,以致發展一直裹足不前。 其實我們現階段不需要重新新發明輪子,只要從基礎著手,給予公眾及第三方機構一些開放的付費平台和不同政府機關、銀行及公營機構的數據交換公開接口,就能讓不同的第三方“智慧城市”系統在本港落地生根。

Read More »

“夢中橄欖樹”——陳家豪會長發表於『大公報』文章

由於工作關係, 筆者過去十多年來不斷往來兩地, 看著北京CBD、浦東新區和福田市中心從破落變成現代化。 看著國內同事與學生從“做又三十六、 唔做又三十六” 的工作心態進步到有野心、 有世界觀、 有視野。 相反, 近年部分香港人只懂沉醉在小香港的安逸生活, 而沒有關心科技發展及時局變化和對香港經濟的影響。特別痛心的是發現本地許多年輕人對內地誤解愈來愈深。總是認為內地什麼都比香港落後。 這令我想起復活節前買了個結他給女兒學習,沒想到疏於練習多年,我還能簡單彈奏歌曲,當中感觸最深的是三毛作詞、李泰祥作曲、齊豫主唱的電影《歡顏》主題曲《橄欖樹》。1979年該曲因影射懷念大陸,被台灣新聞局禁唱達八年之久,但卻在香港和內地廣泛播放,影響了年輕人對民族和國土的嚮往。歌詞中:“不要問我從哪裏來 我的故鄉在遠方 為什麼流浪 流浪遠方 流浪……還有 為了夢中的橄欖樹。”昨天思念的鄉下,今天很可能已經城市化,有些地方甚至比香港發展得更快,大家別只沉醉過去。 例如,兩地落差和誤解最大就是移動和付費系統的普及應用與公眾認知。當大部分香港市民因種種原因從沒使用過網上支付的時候,內地已經有數以億計的用户每天使用手機來購物、買機票和火車票、訂酒店、叫出租車,甚至是馬路邊停車收費和申領證件! 這些應用不但方便了大家的生活起居,當中牽涉到的線上線下營銷及大數據應用將會改變整個營商環境。由於科技應用對舊體制的衝擊將會以驚人速度倍增,如果大家仍然守株待兔,恐怕後果將會十分嚴重。建議大家快快張開眼睛,參考一下內地的成功案例,趕緊研究解決方案。只要急起直追,配合香港在法律、基建、人才、資本市場、税制方面的優勢,我們仍然有機會打造香港再一次成為中國最開放的對外門户及國際網際網路支付中心,這就是我夢中的橄欖樹,你呢? http://news.takungpao.com.hk/paper/q/2015/0423/2980015.html

Read More »

“盼望小城 茁壯發展”——陳家豪會長發表於『大公報』文章

本會會長陳家豪先生於 2015 年 4 月 9 日在『大公報』上發表了一篇名為“盼望小城 茁壯發展”的文章。 文章中以一個有趣的小故事引出話題, 結合了一些香港的實際情況, 訴說了對香港的感情和希望香港能向更好的方向改革發展的祈望。 希望閱讀後的朋友們都能引起共鳴。 以下為該文章的正文。 盼望小城    茁壯發展  這是一個可能純粹虛構、 卻又似曾相識的小城故事:  春天到了, 荔景居民希望區內有多些花草樹木,  有人提出可以把花籃掛在電燈柱上點綴一下。 如果把花籃掛得太低怕有人偷, 掛得太高卻灑不到水。到最後關頭, 聰明的社區管理人想到一個不是平常人能想到的創新辦法。 「好!我們把塑膠花掛在電燈桿的高處不就可以嗎?」結果,今天茘景地鐵出口附近每根電燈桿上離地四米高都掛著象徵春回大地的塑膠花花籃了!

Read More »